简单来说,杠杆本质上就是负债,也就是通过借钱来做事。搞金融的为了让这个概念听起来更具专业性,便将其称为“杠杆”,您完全可以这样去理解。

举个例子,假如我想买一套价值 100 万元的房子,自己首付支付了 30 万,剩余的 70 万由银行提供,那么我就背负了 70 万元的债务。通过 30 万的资金撬动了 100 万的资产,这便是杠杆的作用。

借债来增加资产的行为被称为加杠杆,而通过还钱来降低负债则被称作去杠杆。不管是加杠杆还是去杠杆,这种情况在个人、企业和政府身上都会出现。

1. 先从个人层面来看

个人加杠杆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贷款购房。以一套 200 万的房子为例,一个年薪 5 万的人,如果不依靠贷款,需要不吃不喝 40 年才能够买得起。

因此,大多数人会先攒够首付,然后向银行借款来买房,从而提前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。

2. 再从企业方面来讲

众多企业比如房地产、钢铁、化工等行业,由于投资规模庞大、建设周期漫长、资金回笼速度缓慢,对资金的需求极为旺盛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它们只能向银行借钱,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。

3. 最后从政府角度而言

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比如修建地铁、公路、机场等等,这需要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投入,特别是在资金方面,仅仅依靠地方财政往往是无法满足需求的,此时就不得不向银行借款来推进相关工作。

不要因为看到个人、企业和政府都向银行借钱,就觉得银行有多么了不起。

实际上,银行自身也需要借钱。

银行通过放贷来获取利润,这就需要充足的资金,当资金不足时,银行就得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借,也就是向同行借款。

那为什么要进行“去杠杆”呢?

正如前面所提到的,杠杆意味着借钱办事。

在形势良好的时候,资金能够顺利回流,大家都能从中获利;

但当形势不佳时,借的钱可能一分都无法偿还,从而导致大量坏账的产生,使众多金融机构负债累累。

与此同时,利用高杠杆来扩大生产规模,生产出的产品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,就会引发产能过剩的问题,造成资源的浪费。

贷款本身并非问题所在,关键在于贷款之后的资金用途。

实际上,很多贷款被用于炒股、炒房,或者投入到高污染、高耗能的产业中。

很少有人将贷款用于发展高科技、进行创新,这样就会导致社会的产能结构失衡。

而且,那些想要搞创新、搞高科技的人往往难以获得贷款,这里面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原因。

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,其背后的根源就是高杠杆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。我国这些年来,一直在增加杠杆,尤其是 2008 年以后,一直通过高杠杆来换取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。当杠杆高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达到风险难以控制的境地。

为了逐步降低金融风险,使经济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,就必须要实施去杠杆的措施。

那么,具体应该如何“去杠杆”呢?

第一,停止新增贷款,收紧信贷;

第二,已贷款的尽快还款,减少负债。

对于第一条措施,央行收紧信贷,监管部门加强对各自管理领域加杠杆的审核。

这意味着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放贷,符合条件的也减少放贷。

这下您应该明白为什么贷不出款了吧,市场上的资金减少了,最近 P2P 的爆雷现象就是这样产生的。

同时,提高利率,增加借债成本。

对于第二条措施,对于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,能倒闭的就倒闭,出售机器设备尽快还钱。

从短期来看,这样做或许可行,但从长期来看,是不可持续的。

根本原因在于多数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,行政化管理效率低下,缺乏活力,一直存在加杠杆的冲动。

因此,国企需要持续改革,金融体制也在不断改革,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毕竟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发放给了国企和央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