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说人类是万物之灵,其实人类的本质却还是一种普通生物,一种喜欢群居、不喜欢独处的个体。学术上关于“社会人”概念和特点的论述,也从多维度说明人类虽然是单一的个体,却必须生活在群体之中。
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独的,从出生到成长会有父母亲人的陪伴,从上学到毕业会有老师同学的陪伴,从参加工作到退休会有领导同事的陪伴,及至终老会有儿孙亲戚的陪伴。习惯了有人陪伴的生活,孤独显得是如此格格不入。


年轻的时候,外出求学或者四处闯荡,感觉哪里都是家,哪里都很热闹,哪里都有归属感,白天上课或上班,晚上再约上三五同学或好友聚会、闲聊、逛夜店,日子过得不知道有多快,貌似从来都不会觉得有孤独的时候。


等到年纪稍长至成家立业之后,渐渐发现周围能说得上话的同学朋友少了,大家各有各忙、各有各的圈子和生活,或忙于事业和应酬,或疲于工作和升迁,或累于家庭和子女……能够像学生时代或者刚参加工作之时那样疯狂的聊天、聚会、任性的日子仿佛一去不复返。当自己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,或许也开始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孤独感。

孤独的感觉,相信很多人都体验过,个中滋味,因人而异,但觉得好受的人肯定不多。一个人的时候,有高兴的事儿却没有个适合分享的人?有想倾诉的事情却没有个愿意聆听的人?精彩的球赛看得起劲了也只能一个人呐喊,连个侃球骂街的伴都没有……有的人对此可能会心怀失望,有的人对此却能泰然处之,这或许就是心态成熟与否的区别吧!
孤独的滋味虽不好受,却是淬炼心态、锻炼心性的机会,古人云:静坐常思己过。独自一人的时候,是审视自我最佳时机,隔离了灯红酒绿、喧闹繁杂的外部世界,进入一个安静平和的心灵空间,让我们可以静静回顾自己过往的不足,静静思考未来的努力方向,这是一个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、更加强大的过程,也是帮助我们成功或者从成功走向更加成功的过程。


其实,世界上大凡成功的人,都曾经历过孤独奋斗的时光。1922年,21岁的华特·迪士尼在堪萨斯市一间破烂不堪的车库里,在画板上勤劳地描绘他漫画家的梦,在孤独地奋斗岁月中,画出了风靡全球的“米老鼠”形象,而后一步步创办了举世闻名的迪士尼公司。1942年,14岁的李嘉诚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,为了实现对父亲所说“我们一定都会过得很好”的承诺,坚持孤独的学习,认真的工作,而后迎来了一个个成长和发展的机会,最终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……

孤独是必然存在的,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候,既然孤独无法避免,那就在感到孤独时,更加坚定、更加忍耐、更加奋斗吧!因为,我们在孤独中思考,在孤独中奋斗,在孤独中成长,不就是为了塑造更美好的自己吗?